文 / 曼佛雷德.泰森
為什麼是我?
平均來說,每三人就有一人曾是網路霸凌的受害者。其中包括了被一大群人侮辱、誹謗或邊緣化,甚至於遭到威脅或蒙受性方面的羞辱。
霸凌受害者往往會歸咎於自己,然而,事實上,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霸凌者的目標,所有的事情都有可能被有心人拿來大做文章。這與一個人本身一點關係也沒有!
霸凌者會去霸凌別人有很多原因,其中大多數的人之所以會把別人踩在腳下,無非只是為了讓自己顯得更好。有時過去曾經遭受霸凌的受害者也會反過來成為霸凌的行為者,因為他們不想再次淪為受害者或意欲報復。
網路霸凌特別殘酷
如今霸凌經常會伴隨著網路霸凌,也就是說,現實世界的「類比霸凌」幾乎總會輔以「數位媒體的網路霸凌」。只不過,網路霸凌的情況往往其實更為嚴重。因為受害者隨時都能被找上;不僅在教室裡,就連晚上睡在床上或在週末期間也一樣。
而且霸凌者甚至無須顯示自己的真實身分。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羞辱、侮辱受害者。由於他們在霸凌別人時沒有親眼見到對方,他們的心理障礙就會相對降低。他們感覺不到任何憐憫與悔恨。有別於在校園裡的一席愚蠢評論可能很快就會被遺忘,在網路上的霸凌發文往往會長久留存。行為者可以一次又一次享受霸凌他人的成果,而受害者則會不斷地受苦。此外,透過網路會在短時間內擴及許多人。換言之,對於受害者的傷害將不限於像班級這樣的小團體,而會非常迅速地擴散到私人的生活領域。
人們或許會認為,這時被霸凌者可能會尋求父母的幫助,但他們通常都不這麼做。部分是因為他們擔心父母為了保護他們,可能會拿走他們的手機。不過,有時卻也會因為他們(理所當然地)擔心父母的介入,反倒會讓霸凌的情況更為加劇。事實上,受害者尋求幫助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他們難以獨自擺脫這種惡性循環。愈早設法去解決霸凌行為,實際終結霸凌的機會就愈大。
如果沒有人干預網路霸凌,後果對於受害者來說會是很可怕的。他們的感受可能會從自卑、哀傷到想要攻擊別人。有時被霸凌的受害者甚至會萌生自殺的念頭。例如,在加拿大,有位名叫亞曼達・托德(Amanda Todd)的女學生在15歲時走上了自殺的絕路;在自殺不久前,她在YouTube上發表了一段影片,講述了她遭受霸凌的痛苦遭遇。
網路有利於霸凌者匿名進行霸凌。
自我保護──你該如何讓自己不容易受人攻擊?
班恩覺得自己在學校裡很難與人交朋友。他覺得透過網路會比較容易。他在網路上透露了關於自己的一切,其中也包括他喜歡馬的事情。然而,很快地,他的同學們卻都開始叫他「女孩兒」。他是否透露了太多關於自己的事情?
真正的友誼需要時間培養。所以你總是得要好好地想一想,你要在網路上對誰說些什麼。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你的地址、出生日期和手機號碼。而且你的密碼也不該透露給任何人!不要對個人的議題過於開放。否則的話,舉例來說,如果有人存心要給你難看,他可能會利用關於你的某些私密資訊讓你在他人面前出醜。你只能對真正的朋友吐露自己的情感世界與私人生活。
並非每張照片都得公開。對於自己先前曾在思慮不周下公開過某張不利於自己的照片,受害者後來往往都會感到十分懊悔;萬一那些照片落入有心人手裡,很容易就會被濫用成霸凌的工具。如果你有使用社群媒體,請你務必注意,別讓每個人都能看到你在網路上所做的一切。你可以藉由安全設置來實行防護。平台的營運者希望能從你身上獲得盡可能多關於你的數據,只有你自己可以阻止這一點。
如果你跟某個人很熟也處得很好,那麼,你不應該在線上,而應該面對面地與對方分享私事、擔憂、恐懼、慾望或愛的祕密。
你應該特別小心只是從網路上認識的「網友」。無論你是透過線上遊戲還是社群網路認識對方,請你總是牢記,你可能會誤判他們!
摘自 曼佛雷德.泰森《向下扎根!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7-「過濾氣泡、假新聞與說謊媒體──我們如何避免被操弄?」: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》/麥田